高邮龙虬庄史前遗址的6大秘密
位于龙虬镇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龙虬庄遗址四面环水,一处寻常的村落掩映在泡桐、水杉、柳树、柏树等杂树下,脚下,这里就沉睡着扬州已知的年代最久远的祖先。
(龙虬庄遗址)
◆ 龙虬人从哪里来?
生活在龙虬庄的龙虬人从淮河上游迁徙而来,在此生活了2000年,后来,由于海侵,这里汪洋一片,人们又迁往他乡。生活在这里的龙虬人,平均寿命30岁,40岁就是高寿了。
(龙虬人塑像)
在龙虬庄遗址,发掘出居址4处,灰坑35个,墓葬40座,出土文物2000多件,墓葬中,所有遗骨排列非常整齐,都是头东脚西,朝着太阳升起的地方。
(墓葬遗址)
◆ 炭化稻是什么?
龙虬庄遗址上还发现了4000多粒7000——5500年之间的碳化稻米,这些稻米经历了从野生到人工栽培稻过程,序列完整,颗粒完整,为我国首次发现的人工优化水稻品种的珍贵实物史料,并说明龙虬庄先民的稻作农业延续了1500年之久。这一发现将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距今5500年前的水稻栽培区从长江以南划到了淮河以南。1997年来此参加龙虬庄遗址暨江淮地区古文化研讨会的日本金泽大学教授中村慎一先生题词曰:“龙虬庄的古代稻作是我国弥生文化的母亲。”
(碳化稻)
◆ 萌萌的猪形陶罐去了哪里?
古角器大量运用,各种陶器的制作、使用,都表现了当时的生产、生活的原生态,尤其是9只猪形陶罐,犹如储蓄罐,小如茶蛊,造型逼真,略带夸张,酷似现代家养肥猪,现存南京博物院。
(萌萌的陶猪)
◆ 神秘的刻画符号是什么?
1994年2月6日的《中国文物报》对龙虬庄遗址的刻划陶文作了如下介绍:“在遗址上采集的陶盆口沿残片上,有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对探究中国文字的起源亦十分重要。”之后,东京大学名誉教授松丸道雄先生以《中国四千年前的文字?》为题,在1996年3月1日的《朝日新闻》上作了介绍,称之为中国尚未公开的至宝。2003年,中央电视台网站刊载了题为《江苏考古新发现:高邮陶文早过甲骨文1000年》的文章称:“江苏省高邮龙虬庄遗址出土的陶文比甲骨文年代久远上千年,该陶文很有可能是甲骨文的起源。”在全国展出时,高邮龙虬庄陶文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据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张敏考证,龙虬庄这层遗址年代“不早于公元前2200年”,这正是帝尧时代遗物。
(刻画符号)
◆谁发现了龙虬庄古人类遗址?
上世纪70年代初,南京博物院的考古工作者张正祥全家被下放到高邮县一沟公社红胜大队第十三生产队劳动。有一天下雨以后,老张有事到公社去,在路过五队、六队时,发现这两个生产队庄台后的水渠内及其两侧岸边,暴露着大量的丽蚌壳以及鹿角、兽骨和陶片,还有双弧圈纹的彩陶钵片等。
(考古发现的骨器)
职业的敏感和丰富的考古知识使老张意识到,这里至少在6000年前就有人居住过。他把这一非常有价值的发现汇报给了有关部门,可那时候正是“与人斗其乐无穷”的时候,谁又会去关注这沉睡在地下几千年的“幽灵”呢?直至1974年,这事才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派专业人员下来调查并采集标本。
(考古发现的陶器)
◆什么时候发掘了遗址?
龙虬庄遗址得到真正的重视和发掘还是1993年。
从1993年4月到1996年3月,在三年的时间里,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扬州博物馆和高邮文管会组成了龙虬庄考古队,先后对龙虬庄遗址进行了四次较大规模的科学发掘。尤其是1993年春、秋两次的发掘成果颇丰,确认了该遗址是一处分布于大运河以东江淮地区的新的古文化类型,距今约为5500年到6300年。
(考古现场)
这一古文化类型既不同于淮北的北辛文化和大汶口文化,也不同于江南的马家浜文化和崧泽文化,而是一支文化风格独特、文化特征稳定、文化序列完整的原始文化,这一成果被国家文物局评为“一九九三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标签: 考古遗址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