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墩遗址- 淮河文明之光

个人博客 359 0

从蚌埠城区向北跨过淮河,吴郢村的两座土堆,历来就被人们称为“双墩”。它的北面,是芦苇浩荡的淝河,而淝淮之间,自古就是一片神奇的地方。所谓双墩,传说是杨二郎担山撵太阳,在这里歇脚,从他鞋子里倒出的沙土形成的。

不论是传说也好,真实也罢。本期的珠城故事,小编就带您探寻那双墩文明的曙光。

沉睡了数千年的双墩,自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却成了世人关注的地方。1985年蚌埠市博物馆普查组在一片“瓦碴地”的土坡和台地上,发现很多陶片和夹沙陶片,具有早期陶器的特点,于是在普查卡上写下了:“蚌埠双墩新石器时代遗址,1985年8月5日。”

1986年10月,在遗址北部和东部掘两个探方,发现红色彩陶残片。接着,发现了陶塑纹面人头像和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陶器、石器、蚌器、骨器,大部分为生活器皿和手工渔猎工具,很多陶片上还有刻画符号。经测定,遗址距今7000年左右;陶塑纹面人头像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

1994年6月26日,《中国文物》刊登了陶塑纹面人头像的研究文章,被定为“双墩文化”的标志。

双墩遗址- 淮河文明之光 第1张

陶塑纹面人头像

双墩遗址- 淮河文明之光 第2张

双墩出土的陶塑纹面人头像,两条长长的月牙眉,一双带着笑意的眼睛;丰满的脸上,两侧用珠子连成的弧线,与额头的雕题印记呼应,具有完美的纹面修饰。那只不纯真的笑容,象征着先民们早期智慧的成熟。它已被誉为蚌埠地区的人文始祖,以雕塑的艺术形式,树立在市区的淮河文化广场。

双墩遗址- 淮河文明之光 第3张

在遗址出土陶器、石器、蚌器、骨角器等大量珍贵文物中,且不说那些器皿功能,已有了罐、坛、盆、釜、碗的分类,形体达到了相对标准化的规格,更重要的是,607件陶器底部刻画有图案和符号,明显是用抽象方式创作而成的。显示当时人类已具备象形、指事、会意等方面的文字功能;所刻画的图案线条流畅、造型生动,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和艺术鉴赏价值。

这些器皿刻画符号,反复出现,初步带有规律性。它明显地表现了先民之间交往使用的功能,这表明先民们已从结绳记事向甲骨文的过渡。从图文同源追溯中国文字起源,双墩器皿上的刻画图案和符号,已被专家确认是我国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

大量出土的文物表明,远古时代的双墩,南临淮水,北有淝河,四周低洼,茂密的丛林覆盖着湿地沼泽。他们就地取材,以树木架构,仿照树上鸟巢做成尖顶房屋,在底部用树立的柱子,埋在地下做根基,搭成干栏式建筑,过着巢居式的生活。

群鹿奔跑,野猪嚎叫,双墩先民们用自制的弩猎取;河边的扳网,打起鲜活的鱼虾;水稻熟了,就用蚌镰收割回家。土窑旁的工厂,手工匠人在精心制作陶坯。妇女们已经学会养蚕,有了简单的束丝,用骨针可以缝制衣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质朴生活中不断创造人类精神文明。

标签: 考古遗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