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文化之源- 马家浜文化

个人博客 510 0

江南文化之源- 马家浜文化 第1张

马家浜文化是中国长江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因为浙江省嘉兴市南湖乡天带桥村马家浜遗址而得名,在此考古发现了距今七千年的原始聚落生活,被称之为“江南文化之源”

据了解,为更好地弘扬和展示马家浜文化,从2009年开始,嘉兴市委、市政府规划建设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至2018年,市政府批准同意遗址公园总体规划方案。遗址公园规划面积为23公顷,其中遗址分布范围约3公顷,保护范围7.7公顷。遗址公园分为三大功能区:

①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区,主要通过马家浜遗址出土文物的展出,全面反映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的分布范围、文化特征、地理环境及主要影响等内容;

②遗址发掘现场展示区,主要以考古发掘区的现场保护及展示,并在原址构建遗址保护棚(800平方米),真实再现嘉兴六、七千年的人类活动史;

③文化休闲服务区,以餐饮、特色产品、文化娱乐等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等服务功能,依托文化资源带动文化产业,使文化遗产事业融入经济社会发展。

除了今年落成的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外,马家浜考古遗址公园方案也已经国家文物局评审通过,目前开始建设,总投资1.7亿元,预计2021年建成开放,献礼建党 100周年。  

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是一座以马家浜遗址为依托的考古遗址博物馆,也是一座以环太湖地区马家浜文化为主题的考古学文化博物馆。

一座砖红色的六边形建筑,粗犷而简洁。博物馆的设计提取了聚落的原始居住图景和江南房院格局,通过对“聚落和院落”的重组演绎,与遥远的文明建立起跨时空的默契。马家浜文化博物馆总投资1.2亿,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

展陈部分包括花开嘉禾、纯真年代、活力四射、薪火相传四个篇章,通过故事化和场景式展示,对7000年马家浜文化进行生动阐释和还原,同时展出马家浜遗址出土的各类器物。

其中:序厅主题是江南文化之源,用三面浮雕墙,动植物雕刻、陶器、石器玉器等,还原马家浜先民生活场景。

花开嘉禾,展示了马家浜文化从发现到文化命名的考古探寻之旅。

纯真年代,通过栩栩如生的场景再现了马家浜先民采集渔猎、植稻驯兽、纺线织布、择址筑屋等情境。

活力四射,展示了马家浜遗址出土的200多件玉器、陶器等珍贵器物。

薪火相传,展示了马家浜文化遗址的保护工作。

壹 | 史前文明从荒野里走来

江南文化的源头在哪里?多年来,人们一直众说纷纭。其实,只要稍加考证与研究,便不难发现,江南文化的源头就在嘉兴,即马家浜文化。马家浜文化代表着长江下游、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马家浜坐落在嘉兴市城南7公里的南湖乡天带桥村,东北面临九里港,西至坟屋浜,南为马家浜,是一个三河交叉的平原。1959年春,嘉兴南湖乡天带桥大队马家浜村在沤肥挖坑中发现大量兽骨和古代遗物。同年3月,浙江省文物考古委员会与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杭州师范学院历史系等6个单位组成考古队来此进行了发掘,出土骨器53件、石器12件,同时还出土了很多玉器、陶器和兽骨。

这次发掘坑位于遗址中部,总计213平方米。遗址的文化堆积层分为两层,上层以灰黑色粘土为主,并有红烧土层和淤泥层,出土有兽骨、石锛、砺石、骨镞和各种质地的陶片,还有建筑遗迹;下层含有大量腐烂的兽骨碎片,另外还有骨镞、骨锥、骨针、骨凿以及石斧、砺石和陶片等。 

考古学家还在这里发现了长方形房屋遗迹。这座房子南北7米,东西3米,门朝东。室内是经过加工的黄绿色土面,还有带树枝和芦苇痕迹的红烧土块堆积。下层中的居所较简陋,房基为椭圆形凹坑,还发现了碳化圆角菱,与如今的南湖菱相仿。经测定,马家浜文化的年代距今约为7170年左右,甚至比先于发掘的河姆渡遗址年代还略早一些。

最让人震惊的发现是位于上下层交接处的墓葬,共出土了30具人骨架。这些骨架埋葬密集、重叠,南北向放置,其中6具身旁有随葬品,生产工具置于腰部,装饰品置于头部,陶器位置不一。

2009年11月8日,因马家浜遗址保护规划论证和遗址公园建设的需要,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嘉兴市文物部门,开始了第二次发掘。在二次发掘中发现:马家浜人埋葬和居住区混杂,墓葬相对密集,有叠压和打破关系,80座墓葬近70%都具有打破关系。葬式以俯身葬为主,也有个别侧身葬和仰身葬,除竖穴土坑墓,还有很多平地掩埋的墓葬,有些墓葬里有比较明确的木质葬具,是上下两层结构。

考古队还发现当时的一种埋葬习俗,部分墓葬里,随葬陶器大部分都是打碎后才陪葬,有一件陶豆更是从头部一直分布到髋骨,全部的陶片可以非常完整地复原。在四个墓地里,发现比较特殊的埋葬方式,有成组的随葬鹿科动物的跖骨、掌骨,甚至还带着相连的关节部位。

尽管马家浜的首次惊艳亮相足以让世人震惊,但遗憾还是接踵而来:囿于当时“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源头”的一元论认识,发掘马家浜遗址时,考古人员把它作为“吴越古战场”加以认识考证,远没有达到这里是史前文化遗址的认识高度。

贰 | 马家浜文化:艰难的正名之路

唯一庆幸的是,作为对考古事件的回应,1959年5月新华社发了消息,并记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要闻录》。

马家浜遗址的发掘工作就这样中止了,但文物考古界围绕马家浜文化归属的争论却拉开了序幕。 

在马家浜文化正式命名的1977年之前,由于马家浜文化的遗址发现并不多,资料相对较少,其中以首个发掘的邱城下层和草鞋山第八至第十层的资料比较丰富,所以考古界曾有“按照当时确定考古学文化的标准及其命名习惯,应该将这类遗存命名为‘邱城文化’”的说法,也有人提议命名为“草鞋山文化”,甚至有人将之归入“江南青莲岗文化”。

这样的争论整整持续了16年。

科学的预见终将战胜俗见。独具慧眼的中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吴汝祚先生在1975年第5期的《考古》上发文,率先提出了“马家浜文化”的命名。在1977年11月南京召开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由于夏鼐等考古学家的坚持,开创了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同是中华民族文明起源的划时代见解,并确认嘉兴马家浜遗址为代表的马家浜文化,是长江中下游、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至此,马家浜文化才得以正式定名。

考古事实证明了这一点。随后进行的桐乡罗家角遗址、余杭吴家埠遗址、常州圩墩遗址等地的考古发掘成果,有力地证实了马家浜文化作为长江中下游、环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代表的观点。尤其是罗家角遗址第四层的碳-14测定距今7100余年,在稻谷栽种、纺织、制陶、制造手工艺品等方面的领先创造,对于当时流行的马家浜文化是从河姆渡文化发展而来的观点,无疑是一个有力的纠正。

跨入21世纪以后,马家浜文化在太湖西岸江苏宜兴的发现,真正实现了遗址的环太湖流域分布,包括江苏南部的苏、锡、常,浙江北部的杭、嘉、湖,以及上海地区。

六十余年来,在浙江、江苏、上海等地区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一批重要的马家浜文化遗址不断被发现,使得我们对于马家浜文化面貌的认识日益深入,学术研究也日益增多,如对马家浜文化的类型分析研究、马家浜文化器物研究、马家浜文化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研究、马家浜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马家浜文化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特征,向世人展示了长江下游的远古文明,打破了古代文明起源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逐渐向四周辐射的“一元”说,与后续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自成发展系列,并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是“江南文化之源”

叁 | 马家浜文化之问?

在考古界看来,关于马家浜文化的历史地位还有不同声音:马家浜文化是否能称为“江南文化之源”,关键是马家浜文化的承接关系,马家浜文化后接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序列清晰,但其前承何处,尚待深入研究,也就是马家浜文化族源问题仍尚待解决。“如果能够把这一系列的问题搞明白,马家浜文化就不仅仅是江南文化之源,可能是华夏文明之源,或者说是华夏文明之源之一。”这需要放在更大的文化视野下去考虑。

标签: 考古遗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