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与仰韶 | 从姓氏繁盛说古城渑池

个人博客 398 0

文 | 王见宾

黄帝是中华人文始祖,这是亿万炎黄子孙虔诚的共识。著名考古学家许顺湛先生在《黄帝时代是中国文明的源头》中提出,仰韶文化时代即炎黄二帝时代。将考古学与黄帝学的研究成果进行比对,可以发现诸多相互印证之处。仰韶文化与黄帝时代、黄帝部族存在密切联系,并非巧合,而是历史的客观存在。

如是,仰韶文明找到了人,黄帝时代找到了根。从此,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而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

看《黄帝与仰韶》,解千古之问。

本期嘉宾:上官丛蓉

上官丛蓉,渑池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参与和主编10多部渑池党史、组织史、渑池县志、渑池年鉴等书籍。有数十万字的党史、党建论文,调研报告在报刊杂志发表。20多年致力于渑池历史、党史、文化工作的研究和宣传工作,积极发挥资政育人作用。

黄帝与仰韶 | 从姓氏繁盛说古城渑池 第1张

和仰韶酒业结缘多年,我注意到一个细节,这儿的许多姓氏在其他地方不常见,比如酒厂内就有平、茹、席、辛、上官,尽管在其他地方也遇到过不常见的姓氏,但是象这样集中鲜有所闻。

及至等到翻阅渑池县志,看到除了张王李赵等通常姓氏外,还有苜、建、强、巍、斗、羊、曼、云、智、蒙、衡、昌、良、蓬、库、希、泽、针……全域共554个姓氏,更是加倍地增加了好奇心——穿行于史前灿烂的仰韶文化、黄帝部落文明、西周以降至今的时光隧道,这些姓氏中蕴纳了多少历史信息。

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向渑池县党史地方志办公室主任上官丛蓉女士请教。她说,出现这种情况有很多种原因,从农耕传统看,这里的气候温润更适合粮、草、林的种植及牧业养殖。渑池在历史上没有出现过大的自然灾害,适宜生息。

“以我们上官姓氏为例,东汉时期,上官姓氏已经在渑池生活,该姓源于春秋时期诸侯国之一楚国的芈姓,与楚王同姓,楚王少子子兰是我们始祖,曾任上官大夫,子孙以官职为名,渑池的上官姓氏支系近两万人,系同姓之中在全世界较大的聚集区。

渑池境内的仰韶村,是中国发现的第一个史前聚落遗址,此后在全国各地发掘的具备同时期特征的考古成就都统称为‘仰韶文化’,仰韶文化的辉煌时代从史前7000年到史前5000年,为阶级社会的产生、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智慧成果。仰韶中晚期对应于黄帝时代,在这一时期,仰韶时期与黄帝时代的时空维度是叠合的,核心区域都在今天的豫西、晋南、关中交汇处。

“渑池的许多姓氏,就和那个时期有关,黄帝后裔少昊第五子为弓正,其子孙被赐姓张;赵姓源于少昊后裔造父,刘姓源于尧帝之子丹朱后裔刘累,李姓源于颛顼帝后裔皋陶……读一下《史记》,帝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帝尧放勋的父亲帝喾是黄帝的曾孙。

“从事史志工作,要以证据说话。渑池曾是夏王朝的统治中心,建有帝皋的都城,在当时具备重要的地理位置和繁荣的经济来源。现在,大量的仰韶文化考古成果已经成为渑池走向世界的名片,缺憾的是,黄帝时代的遗存遗址在渑池尚未发现。但是从区域上看,渑池县东邻新安县的青要山,因为黄帝在此生活过,《山海经》中称“帝之密都”,而渑池西的灵宝境内,黄帝铸鼎塬遗址的研究成果,以及黄帝的传说都很丰富。新安至灵宝,渑池是咽喉要道、必经之地,无论是部落战争、政治管理还是文化交流,渑池都不可能是空白区域。黄帝时代已经设定专门负责彩陶制作的官员——陶正,安特生正是在黄河南岸的渑池县仰韶村发现大量陶器,从而迎来中国考古的第一缕曙光。假以时日,一定会有更多的学术成果来发现黄帝部落在渑池的印迹。

农耕时代,因为这个地方有山有水,自然灾害少,原著民代代生存,外来人也会因逃荒、从军、经商、工作等原因来到这里定居,自然就形成了繁盛的姓氏现状,像‘克、续、汝、延、先、国、英’等等,我们在此前也较少听说,有人问过个别姓氏只有一个人的是什么原因,这个多数和渑池驻军配偶有关。

“从西周到东周,从西汉到东汉,从盛唐到晚唐,渑池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看见了很多,看淡了很多,享受过太平生活,也经历过战争离乱,人们来了又走,走了又来,现在迎来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盛世,(在渑池境内)17个民族团结一心,跳起欢快的舞蹈,我们的笔下,青史蘸着酒香,流淌着欢乐的歌……”

黄帝与仰韶 | 从姓氏繁盛说古城渑池 第2张

标签: 考古遗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