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遗址是夏朝都城所在地。自1959年以来,在这里陆续发现了中国最早的“紫禁城”、中国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中国最早的以中轴线布局的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群……一系列考古成果震惊中外。
二里头遗址
2019年10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建成并对外开放,开启了人们认识悠久灿烂中华文明、厚重绵长中华文脉的新篇章。让我们拂去历史的尘埃,一起走进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了解距今3800年的“最早中国”。
博物馆正门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位于河南洛阳偃师翟镇二里头遗址区南侧,是集中展示夏代文化、早期中国文明、夏商周断代工程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的专题类博物馆。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俯瞰图
博物馆外观设计以“华夏之源最早中国”为基本理念,包含“钥匙”“盘龙”“铜爵”“玉璋”等元素。博物馆平面形似一把“钥匙”,象征着二里头文明是打开中华文明的一把钥匙。博物馆整体建筑宛如一条盘旋的龙,体现二里头在早期中国研究中的独特地位。
序厅通道
序厅是一条历史长廊。厅顶部意象为大禹治水的工具——耒耜,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农具,寓意夏代已进入农业社会。厅两侧是巨型花岗岩浮雕,以二里头文化珍贵文物、重大遗址发现、主要遗址为载体,展现夏朝轩昂的王朝气象。
赫赫夏都
展厅从夏朝的源起开始,次序展示其历史兴衰脉络。通过发掘的石器、陶器、玉器与铜器等,呈现当时的社会生产生活状况。
大禹铜像
大禹铜像、大禹治水等浮雕形象生动地还原了大禹为战胜洪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以及禹征三苗,奠定统治基业,划定九州,开国立夏伟大创举。
绿松石龙形器
2002年出土于二里头遗址一座一级大墓中,发现时置于墓主人尸骨之上。龙身由2000余片绿松石粘嵌而成,每片绿松石的大小介于0.2—0.9厘米,厚度仅0.1厘米左右。龙身长64.5厘米,中部最宽处4厘米。龙身呈波浪状,曲伏有致,色彩绚丽,工艺高超,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绿松石龙形器的发现,为后世的龙崇拜找到了最正统、最直接的源头。它证明至少在夏朝,华夏先民已经拥有了龙蛇崇拜的习俗。
仓储式陶器展览
出土陶器是二里头文化四期的代表性文物,有用于蒸煮的罐、鼎、鬲和用于蒸食的甑和甗等炊器,有用于盛食和存贮器的盆、盘、豆、簋、杯、尊、瓮、缸等,以及用于食物加工的钵、刻槽盆等。
网格纹青铜鼎
1987年出土,鼎高20厘米,口径15.3厘米,为敛口、折沿、环耳,空心四棱锥状足,腹饰一周带状网格纹,是迄今所见时代最早的铜鼎,是王权礼制萌生的象征,被誉为“华夏第一鼎”。
乳钉纹青铜爵
1975年出土,通高22.5厘米,流至尾长31.5厘米,厚0.1厘米,被誉为“中华第一爵”,是极其罕见的夏朝青铜器,器型舒展轻盈,因爵上有乳钉纹饰,故得此名。“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酒器和青铜武器上,构成独具中国特色的青铜礼乐文明,显现了以礼制立国的中原王朝的特质。中国文明形成初期强调政治仪式的传统可见一斑。
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1984年出土,通高16.5cm,宽11cm。为盾牌形,面微突起,它是先铸好牌形框架,然后用数百枚方、圆或不规则的绿松石粘嵌成突目兽面。镶嵌绿松石铜牌饰是二里头文化代表性器物之一,它是当时高超的绿松石加工、青铜冶铸和铜玉镶嵌技术体现,也是精神信仰、礼仪制度、价值观念的载体。因其主体花纹为兽面,又名镶嵌绿松石兽面铜牌饰,是目前发现最早、最精美的镶嵌铜器,它的发现表明夏朝已开始了镶嵌铜器的制作。
七孔玉刀
1975年出土,长65厘米,宽9.5厘米,最厚处0.4厘米,采用玉石材料制成,刀身扁平,呈墨绿色,局部有黄色沁,刀身上有七个等距排列的圆孔,乃玉中珍品。该玉刀为目前二里头遗址出土最大的一件玉礼器,是力量和王权象征。
玉牙璋
二里头文化四期文物,长介于46--48厘米,宽4厘米,由器身、柄部及二者之间的阑组成。玉牙璋就像后世的虎符一样,作为君主给将军带兵之权的信物,器型庞大、气势恢宏,是二里头文化典型玉礼器之一。二里头风格的牙璋向南扩散到广东、福建、香港、四川,甚至越南北部,体现了二里头文化的极大影响力和对后世文明进程的强大引领作用。
二里头建筑宫殿模型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是集中展示和传播二里头文化和夏文化,讲述最早中国故事的平台,已成为古都洛阳新的“文旅打卡地”和“夏文化考古学习园地”,发挥着公共文化服务和社会教育功能,对传承黄河文化、增强文化自信也有着重要意义。(洛阳市纪委监委 张艳艳)
标签: 考古遗址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