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匼河遗址的故事(上)

个人博客 468 0

我与匼河遗址的故事(上)

薛军福

当你和我消失在幕后的时候,

这世界还将长久地留存。

它看待我们的来去,

正像大海里投入一片小小的石头。

——[波斯]海亚姆《鲁拜集》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考古工作者在山西地堑发现了 300 余处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地点。这些发现业已证明晋西南的临汾、运城以及中条山南麓黄河沿岸,从早更新世初期直到更新世结束一直有人类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其中西侯度遗址、匼河遗址群、丁村遗址群、下川遗址群、柿子滩遗址群,代表了东亚旧石器时代人类 200 万年以来从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一个完整的演化历程。

我与匼河遗址的故事(上) 第1张

图片翻拍自王益人

《晋西南旧石器考古学研究现状及其展望》

匼河遗址是位于山西省西南角黄河岸边以匼河为中心的旧石器时代遗址群。1965年5月24日,匼河遗址被公布为山西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匼河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我家沿南同蒲铁路或太风公路往南约一公里就是匼河遗址群最北边的6056和6058地点,是我最熟悉的远古人类文化遗址。

一、少年的匼河遗址之旅

1975年冬季的一个星期天上午,母亲带着我去三十里外的风陵渡赶集。母亲和我从上源头村出发,沿着南同蒲铁路往南走,沿途经过独头村到位于长旺村东南侧的首阳火车站去乘火车。到了车站,母亲花了两角钱买了到风陵渡的火车票,我还不到九岁,也不用买票,否则母亲也不会带我去了。候车室很小,挤满了等车的乘客,还有不少从附近山上下来去风陵渡的人。

火车进站了,这是一趟从太原到西安的慢车,蒸汽机车顶上喷吐着烟雾,在车头上缓缓飘向后方的绿色车厢,逐渐散去,车头侧面四个血红的大轮子要比其他车轮大了许多,十分引人注目,车轮转动的越来越慢,终于静止不动,车停了。车门打开了,车上下来的乘客不多,等车的人们一拥而上,母亲拉着我的手挤上了火车。

驶入首阳站的绿皮火车

车上的乘客不少,但还有空座,母亲和我找了个空着的长条椅坐下来。这是我第一次乘火车,观察到车上的座椅很简陋,类似于后来在公园里看到的木条长椅,都刷成当时火车站的标志色——橘黄色。火车“呜呜”地鸣笛叫了几声,慢慢地开动了,伴随着哐当哐当的声音向东南方向驰去,在转弯处,能明显感觉到火车的晃动。我坐在靠西的车窗边,好奇地看着窗外。冬天的北方大地一片萧瑟,沿途多是黄河岸边的阶地和宽浅的沟壑,土黄色的景色也很单调,唯一让人感到有些生机的是田里绿色的麦苗。

列车从首阳站开出不远,通过一个浅沟(后来知道是匼河涧)时,我突然看到前方铁路西侧比路基约高出两米的麦田里有一座石碑,从火车上看几乎处于同一高度,看得分外清楚,上面刻着“匼河遗址”四个大字,还有一些小字。我兴奋地指给母亲看那石碑,母亲顺着我的手指看去,刚看到石碑,火车就呼啸而过了。我问母亲“匼”字怎么读,“匼河遗址”是什么意思。母亲告诉我匼河是长旺村往南黄河边的一个大村子,至于遗址,只上过几年小学的母亲也不知所以然了。

下午从风陵渡回到家,我就告诉父亲在火车上看到石碑的事,父亲少年时在匼河完小上过几年学,对匼河很熟悉,他告诉我,匼河是个大村子,但很分散,分成东城(兴盛堡)、西城(兴隆堡)、贾咀(新城庄)、新堡(永宁堡)等几个部分;1959年修三门峡水库时,新堡属于淹没区,又移民建立了北斜、南斜,后来东城因人多又分建了北垣,北垣还有古城遗址呢。父亲告诉我,前些年曾有考古队在匼河附近考察,挖出石器和化石,我在火车上看到的石碑就是政府为了保护匼河遗址立的碑。

九年后,我在大学首次读匼河遗址的考古专业书籍,才意识到我少年时的一次赶集经历,不经意间完成了自北而南十几公里的首次匼河遗址之旅。

我当时查《新华字典》,只查到“匼”字用于山西地名“匼河”。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解释“匼”的含义是“一种围绕脑顶的头巾”,“匼匝”为“周围、环绕”之意,白居易有诗“参差树若插,匼匝云如抱”诗句。后来翻看《芮城县志》,“匼河”因大河三面环绕而得名。匼河处于黄河自北往南向东南转折的河曲之处,大河环绕如抱,“匼河”之名实至名归。

匼河位于山西通往陕西、河南古驿道的南北干线上,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匼河北垣的古城遗址即春秋时期的晋国羁马城遗址,是秦晋争夺的战略要地。金天德元年(1149)置匼河镇,匼河成为河中四大名镇之一,1936年南同蒲铁路建成通车设风陵渡站,匼河的集镇地位才被风陵渡取代。

二、我在北大读《匼河》

1984年9月初,我到北京大学上学,第一学期班里就组织同学们去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革命博物馆(现国家博物馆)参观。在参观旧石器展柜时,我看到有几块石器的标签注明出土于匼河遗址,这勾起了我儿时关于匼河遗址的记忆,也激发了我进一步了解匼河遗址的兴趣。北大有考古系,我想北大图书馆可能有相关书籍,第二天就去图书馆二层大厅先去查询图书目录卡片,很快就找到了1962年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与匼河遗址有关的专业书籍,就是贾兰坡、王择义和王建著《匼河——山西西南部旧石器时代初期文化遗址》(以下简称《匼河》)。

贾兰坡(1908—2001)是我国著名的旧石器考古学家、古人类学家、古脊椎动物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94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931年,贾兰坡经考试被中央地质调查所录用,参加新生代研究室主办的周口店发掘工作。贾兰坡1935年开始主持周口店的发掘工作,除发现大量石器和脊椎动物化石外,1936年11月又连续发现了三个比较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化石,震动了国际学术界。

我与匼河遗址的故事(上) 第2张

贾兰坡在周口店发掘现场

  
  20世纪50—70年代,贾兰坡对中国旧石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北部,特别是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地,尤以对山西旧石器的研究最为出色,其中就包括匼河遗址的发掘与研究。

早在1936年,考古学家杨钟健见到一批据说从匼河挖出来的动物化石,根据观测和研究,提出该地区有与北京周口店时代一致的化石群,并首次提出了在匼河一带有周口店期的湖相堆积。1957年11月,为配合三门峡水库建设,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派出由王择义带队的调查队对三门峡库区进行普查,在匼河及其附近的独头等地,发现多处旧石器时代的文化地点,并采到了人工打制的石器和少量动物化石。1959年10月,该研究所太原工作站又派胡家瑞等人到匼河一带做了进一步调查。1959年冬,贾兰坡和王择义等对发现的石器材料进行了初步研究。1959年12月20日,《文汇报》发表《山西风陵渡一带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一文,报道了匼河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的消息。

1957年和1959年两次调查发现的材料表明,匼河一带无论是对第四纪地层的划分还是哺乳动物与旧石器的研究都有着重要意义,因此该研究所决定以匼河一带作为1960年度的重点工作之一,派贾兰坡、王择义、顾玉珉等人与山西省文物管理工作委员会的王建组成考古队,由贾兰坡带队前往匼河一带进行进一步调查和发掘。发掘工作开始不久,地质部和山西地质厅也派人参加短期工作,对地层划分提供帮助。

1960年6月17日至7月31日,考古队进行了一个半月的野外工作,在匼河涧(6054和6050地点)、独头咸水沟(6056地点)、独头北沟(6058地点)等地进行了发掘工作。

这里属于中条山麓向黄河倾斜的黄土丘陵地带和黄河阶地,背靠中条,面向大河,雨水充足,物草丰美。老第三纪以来的黄土堆积被切割成一道道深度数十米沟谷梁峁。发育齐全、出露良好的上新世以来的地层为考古队寻找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遗存提供了良好条件。在匼河附近,沿着黄河北岸及东岸,北自独头北沟、南至涧口南沟长达13.5公里的距离内,确认了除西侯度 6053 地点和 6060 地点之外的11处属于更新世中期早一阶段的地点。匼河村位于风陵渡西北约7公里的黄河东岸。这一带的地势东北高西北低,沿中条山麓以缓坡伸向黄河边缘。顺着山的缓坡向西南冲出许多沟壑,沟壑多做T形与黄河相接,所发现的旧石器和动物化石地点,都位于黄河岸边的红色土之下的砂砾层或泥灰岩层中。遗址发掘过程中出土了主要由石英岩制成的砍斫器、刮削器、三棱大尖状器、小尖状器、石球及石片等石器;又有肿骨鹿、扁角鹿、德氏水牛、披毛犀、师氏剑齿象、东方剑齿象和纳玛象等动物化石。

《匼河》一书作为匼河遗址发掘研究报告认为,由于匼河石器代表了一种文化的性质,和其他地点如周口店、丁村的旧石器时代初期的材料相比,虽然彼此有一定的共性,但又有着自己的特点,因此确认了以大石片制作的砍斫器、石球和三棱大尖状器为特色的“匼河文化”。报告提出了匼河一带的文化遗址要比周口店中国猿人生活的时代稍早的观点,并推测丁村文化是由匼河文化逐渐发展而来的。由于匼河附近文化遗址密集,说明中国猿人的先驱者在这一带已经相当繁盛;由于匼河文化遗址中存在着采集用的三棱大尖状器和狩猎用的石球,伴随着动物化石的出现,可证实当时古人类过着既采集又狩猎的经济生活;匼河出土的动物化石也表明这里当时气候温暖湿润,森林茂密,河流、湖泊以及沼泽众多。

此后,王建、陈哲英等分别于1963、1978、1980、1992 年又在匼河一带进行过多次调查发掘,发现的石器地点达到了 20 多个,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些发掘资料始终没能公布。因此,学术界对匼河遗址文化性质的认识还停留在 1962 年发掘报告的基础上。

1987年,贾兰坡已经八十高龄,仍于5月8日专程陪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Clark教授、伊利诺伊大学G.Pope教授和印第安纳大学K.Schick教授等人类学专家参观了匼河遗址6056、6054地点及西侯度遗址。

标签: 考古遗址

发表评论 (已有0条评论)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