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6月,为解决地势较低的罗江片农田雨季排水不畅问题,罗江公社在浪墅桥村(现河姆镇芦山寺村)西南的姚江河姆渡渡口建造排涝站,挖掘基础至地表下3米深时,发现大量陶器碎片、动物骨头、鹿角等混合堆积物,在场的公社兼职文物保护员感到事情蹊跷,立刻向公社负责人汇报。6月28日,罗江公社革委会副主任罗春华赴现场调查后,马上派人把挖出的器物集中起来保管,并立即打电话向中共余姚县委和县文化站报告。29日,县文化站干部把察看情况立即报告给文化站负责人,请求转报省文物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文管会),同时与区、公社负责人取得联系,要求暂停施工,保护现场。后经县革委会批准,工程暂缓施工。
河姆渡行政村划分示意图
6月30日上午,省文管会接到报告后,立即派人前往察看。7月2日下午,省文管会专家在察看带回来的标本后,决定进行抢救性发掘。7月3日,省文管会派出工作队抵达现场。7月5日省考古队一行9人抵达挖掘现场勘查、试掘,发掘出土文物240余件,初步认定为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系浙江省内最早的原始文化堆积层。11月至次年1月,省考古队对遗址进行第一次科学发掘对发掘出的文物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分析。随后,中共浙江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决定成立余河姆渡遗址发掘领导小组,于1977年10月至1978年1月,由省考古队对遗址进行第二次科学发掘。
两次考古发掘合计揭露面积2800平方米,共出土木、石、骨、陶质等各类文物6700余件,发现墓葬27座,灰坑28个。在遗址发现大量的人工栽培水稻堆积层、大片的木构建筑遗迹和丰富的动植物遗存为研究农业、畜牧、建筑、纺织、艺术和中国文明的起源提供极其珍贵的实物资料。
河姆渡遗址发掘现场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巨大反响。1976年4月,国家文物局、省文化局在杭州召开“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座谈会”,来自北京、上海、陕西、广东、福建、安徽、浙江等品工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地的专家和余姚县、罗江公社的代表共60多人参加座谈会。会议认为,河姆渡遗址的发现,证明在7000年前长江流域同样有着繁荣的原始文化,与黄河流域一样都是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发祥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会议同意以“河姆渡文化”命名该遗址文化。
1982年,国务院公布河姆渡遗址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碑
河姆渡遗址是我国东南沿海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其文化化特征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地域特色,在中华民族远古文化的形成过程中作出重要的贡献。特别是在遗址的第四文化层发现较大面积内分布的稻谷堆积层,最厚处近1米。伴随出土的是代表性农具骨耜,共出土170余件。稻谷和骨耜的发现对于探讨中国栽培水稻的起源及其在稻作农业史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河姆渡遗址最重要的发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996年以河姆渡遗址为主题发行的邮票
01
一是发明榫卯木作技术,居住木结构房子。遗址发掘中,到处可见数量众多的木桩及木构件,据考证为“干栏式建筑遗迹。这种既可防潮又能防止野兽侵袭的“干栏式”建筑是我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的祖源。尤其是榫卯技术的运用,把中国榫卯技术的历史推前2000余年,被考古学家称之为7000年前的奇迹。
河姆渡遗址“干栏式”建筑复原
02
二是驾驭舟楫,开展水上活动。遗址共出土8支木桨,这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水上交通工具。遗址出土的大量动植物遗存中,以水生动植物为多,特别是鲨、鲸、裸顶鲷等海生鱼类骨骸的发现,证明河姆渡先民已经凭借舟楫把活动范围扩大到江河及近海地区,这在经济活动和与外界交往中有重要意义。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木浆
03
三是信奉崇尚凤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艺术品中,不少饰有鸟和太阳结合的图案,单独雕塑的鸟形象也出土数件。其中一级文物“双鸟朝阳”象牙雕刻件更是原始艺术品中的精品,形象地反映出原始农业发明以后,先民对知时的鸟和照耀万物的太阳的崇拜。用骨、角、兽牙和玉石材料制成的工艺品,是河姆渡先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又一体现。玉玦、玉璜的出现,证明河姆渡文化也是中华民族崇尚玉器传统的源头之一。
河姆渡“双鸟朝阳”纹牙雕
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还表明,早在7000年前河姆渡先民已开始纺纱织布,掌握髹漆,挖凿水井。这一切大大开阔人们的视野,有力地支持中华民族文化起源是多元的见识。
河姆渡遗址的发现和挖掘,改写良渚文化是长江下游最早的新石器文化的结论,改变长期以来认为中华民族远古文化仅起源于黄河流域的观点,证明了长江流域也有灿烂的史前文化,黄河、长江同是中华文明的母亲河。河姆渡遗址因此被称为二十世纪中国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标签: 考古遗址
还木有评论哦,快来抢沙发吧~